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信息发布者:ZSQXFDD
    2017-02-20 17:54:59   转载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是中国乡镇地区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
    中文名
    乡镇企业
    地    区
    乡镇
    级    数
    5级
    主    体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

    目录

    1. 1 简介
    2. 2 特点
    3. 3 发展问题
    4. 4 企业法

    简介

    编辑
    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是中国乡镇地区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乡镇企业行业门类很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企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镇企业获得迅速发展,对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对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吸收数量众多的乡村剩余劳动力,以及改善工业布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

    特点

    编辑
    乡镇企业是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它有如下特点:①产供销活动主要靠市场调节;②职工大都实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和灵活多样的分配制度;③与周围农村联系密切,便于利用本地各种资源;④分布点多、面广,便于直接为各类消费者服务;⑤经营范围广泛,几乎涉及各行各业;⑥规模较小,能比较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⑦在现阶段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组织,技术设备比较简陋,能容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特点使得乡镇企业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也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劳动生产率一般都比较低。

    发展问题

    编辑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亿万农民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实现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乡镇企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成为城乡经济市场化改革和以工哺农的先导力量,起到了其他企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我国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进中国特色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改变农村经济格局开创农民就业新路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农村经济单纯依靠农业发展的格局。1978年,社队企业总产值只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7%左右。到1987年,暨乡镇企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乡镇企业中二、三产业产值合计增加到4854亿元,这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104%,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这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2007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已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8.68%,成为支撑农村经济最坚实的支柱。乡镇企业的出现和发展革命性地开创了农民在农村就地就近就业的新路子。到2007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509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13%,比1978年的9.23%提高了10个百分点,极大地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优化了农村劳动力结构,同时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继联产承包解决温饱之后,乡镇企业成为实现农村小康生活的另一把钥匙。到2007年乡镇企业支付职工工资达137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收入1420元,比1978年的10.74元增加了130多倍,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8%,比1978年的8%上升了26个百分点,大大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与大工业依存补充增加社会有效供给从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间,乡镇企业用于支农、补农、建农的资金达4012亿元,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农业技术装备。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储藏、保鲜、运销业,实行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为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带动农业的企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同时,在农村区域和市场条件下开创了中国特色农村工业化的道路。2007年乡镇工业增加值达47800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6.5%,而在1978年这一比重只有9.95%。从企业结构看,乡镇工业主要是中小企业,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起形成了我国大中小结合的较为合理的工业企业结构。从产业结构看,乡镇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资源开发、劳动密集型、轻型加工企业为主,城郊乡镇工业相当一部分是为国有大工业加工配套的,与国有企业形成了互为市场、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乡镇企业通过拾遗补阙成为增加社会有效供给的有生力量。目前,乡镇企业的许多产品,特别是日用消费品,已占全国相当大的比重,如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占17%,机械占26%,原煤占40%,水泥占40%,食品饮料占43%,服装占80%,中小农具占95%,砖瓦占95%,繁荣了我国的城乡市场,增加了社会有效供给。同时,乡镇企业已成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军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680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52%;出口商品交货值30200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4%;实缴国家税金7200亿元,约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大小企业同步推进创新合作渐成主流30年来,乡镇企业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但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创新。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内部分化和差距日益扩大,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冲破社区所有制对乡镇企业要素流动的限制,促进农村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乡村集体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大中型乡镇企业(包括私有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同时,企业要加快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步伐。市场竞争的加剧逐步淘汰了那些落后的技术和企业,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更多的乡镇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科技投入,重视人才培养,重视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
      此外,乡镇企业以其在机制、产业结构、资源和已有的实力等方面的优势,扩大与国外的合资合作,许多地方和企业利用国外资源、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沿海很多乡镇企业将朝着外向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随着经济梯度发展规律的作用,外向型经济的触角正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延伸。向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中布局。目前全国已有的4万个乡镇工业小区、5万个小城镇包括1.8万个建制镇,很大程度上是乡镇企业带动起来的,反过来进一步吸引乡镇企业的集中,使乡镇企业职工职业转移与空间转移相结合,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进,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从而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目前我国城市化率为30%,正在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城市和小城镇将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乡镇企业成为促进城市化的决定性力量。[1] 

    企业法

    编辑
    第一条 为了扶持和引导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护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乡镇企业的行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 前款所称投资为主,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超过百分之五十,或者虽不足百分之五十,但能起到控股或者实际支配作用。 乡镇企业符合企业法人条件的,依法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第三条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镇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市场需要发展商品生产,提供社会服务,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支援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第四条 发展乡镇企业,坚持以农村集体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原则。第五条 国家对乡镇企业积极扶持、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依法管理。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重点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乡镇企业,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采取多种形式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举办乡镇企业。第七条 国务院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全国的乡镇企业进行规划、协调、监督、服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乡镇企业进行规划、协调、监督、服务。第八条 经依法登记设立的乡镇企业,应当向当地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乡镇企业改变名称,住所或者分立、合并、停业、终止等,依法办理变更登记、设立登记或者注销登记后,应当报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第九条 乡镇企业在城市设立的分支机构,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城市开办的并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企业,按照乡镇企业对待。第十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设立的乡镇企业,其企业财产权属于设立该企业的全体农民集体所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共同投资设立的乡镇企业,其企业财产权按照出资份额属于投资者所有。  农民合伙或者单独投资设立的乡镇企业,其企业财产权属于投资者所有。第十一条 乡镇企业依法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乡镇企业,依法享有法人财产权。第十二条 国家保护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乡镇企业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干预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撤换企业负责人;不得非法占有或者无偿使用乡镇企业的财产。第十三条 乡镇企业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企业形式设立,投资者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决定企业的重大事项,建立经营管理制度,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第十四条 乡镇企业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投资者在确定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企业负责人,作出重大经营决策和决定职工工资、生活福利、劳动保护、劳动安全等重大问题时,应当听取本企业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实施情况要定期向职工公布,接受职工监督。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健全乡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第十六条乡镇企业停业、终止,已经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按照有关规定安排职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的,按照合同的约定办理。原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工有权返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事生产,或者由职工自谋职业。第十七条 乡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援农业和农村社会性支出,其比例和管理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任何机关、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乡镇企业收取费用,进行摊派。第十八条 国家根据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在一定时期内对乡镇企业减征一定比例的税收。减征税收的税种、期限和比例由国务院规定。第十九条 国家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小型乡镇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实行一定期限的税收优惠:(一)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开办初期经营确有困难的;(二)设立在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三)从事粮食、饲料、肉类的加工、贮存、运销经营的;(四)国家产业政策规定需要特殊扶持的。前款税收优惠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二十条 国家运用信贷手段,鼓励和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对于符合前条规定条件之一并且符合贷款条件的乡镇企业,国家有关金融机构可以给予优先贷款,对其中生产资金困难且有发展前途的可以给予优惠贷款。 前款优先贷款、优惠贷款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设立乡镇企业发展基金。基金由下列资金组成:  (一)政府拨付的用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周转金;(二)乡镇企业每年上缴地方税金增长部分中一定比例的资金;(三)基金运用产生的收益;(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农民等自愿提供的资金。第二十二条 乡镇企业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其使用范围如下:(一)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乡镇企业;(二)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之间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和举办合资项目;(三)支持乡镇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四)支持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发名特优新产品和生产传统手工艺产品;(五)发展生产农用生产资料或者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乡镇企业;(六)发展从事粮食、饲料、肉类的加工、贮存、运销经营的乡镇企业;(七)支持乡镇企业职工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八)其他需要扶持的项目。乡镇企业发展基金的设立和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二十三条 国家积极培养乡镇企业人才,鼓励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企业工作,通过多种方式为乡镇企业服务。 乡镇企业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培训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并采取优惠措施吸引人才。第二十四条 国家采取优惠措施,鼓励乡镇企业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有企业及其他企业、组织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第二十五条 国家鼓励乡镇企业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建设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增加出口创汇。  具备条件的乡镇企业依法经批准可以取得对外贸易经营权。第二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将发展乡镇企业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引导和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发展,逐步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以加快小城镇建设。第二十七条 乡镇企业应当按照市场需要和国家产业政策,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强技术改造,不断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第二十八条 举办乡镇企业,其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土地,凡有荒地、劣地可以利用的,不得占用耕地、好地。 举办乡镇企业使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有关用地批准手续和土地登记手续。乡镇企业使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连续闲置两年以上或者因停办闲置一年以上的,应当由原土地所有者收回该土地使用权,重新安排使用。第二十九条 乡镇企业应当依法合理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 乡镇企业从事矿产资源开采,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经有关部门批准,取得采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实行正规作业,防止资源浪费,严禁破坏资源。第三十条 乡镇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依法设置会计帐册,如实记录财务活动。第三十一条 乡镇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统计制度,如实报送统计资料。对于违反国家规定制发的统计调查报表,乡镇企业有权拒绝填报。第三十二条 乡镇企业应当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按期进行纳税申报,足额缴纳税款。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乡镇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有关管理部门不得超越管理权限对乡镇企业减免税。第三十三条 乡镇企业应当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得生产、销售失效、变质产品和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不得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第三十四条 乡镇企业应当依法使用商标,重视企业信誉;按照国家规定,制作所生产经营的商品标识,不得伪造产品的产地或者伪造、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和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第三十五条 乡镇企业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指导下,采取措施,积极发展无污染、少污染和低资源消耗的企业,切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和改善环境。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和实施乡镇企业环境保护规划,提高乡镇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第三十六条 乡镇企业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乡镇企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乡镇企业不得采用或者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不得生产和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标准,严重污染环境的,必须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依法关闭、停产或者转产。第三十七条 乡镇企业必须遵守有关劳动保护、劳动安全的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有效的劳动卫生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生产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对危害职工安全的事故隐患,应当限期解决或者停产整顿。严禁管理者违章指挥,强令职工冒险作业。发生生产伤亡事故,应当采取积极抢救措施,依法妥善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一)非法改变乡镇企业所有权的;  (二)非法占有或者无偿使用乡镇企业财产的;  (三)非法撤换乡镇企业负责人的;  (四)侵犯乡镇企业自主经营权的。  前款行为给乡镇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第三十九条 乡镇企业有权向审计、监察、财政、物价和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控告、检举向企业非法收费、摊派或者罚款的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和上级机关应当责令责任人停止其行为,并限期归还有关财物。对直接责任人员,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第四十条 乡镇企业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开发、劳动安全、税收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外,在其改正之前,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停止其享受本法规定的部分或者全部优惠。第四十一条 乡镇企业违反本法规定,不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由乡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在其改正之前,可以停止其享受本法规定的部分或者全部优惠。第四十二条 对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至第四十一条规定所作处罚、处理决定不服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诉讼第四十三条 本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